生物大探索石炭纪

(图文/垚哥说动物)

石炭纪,对于广大朋友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提到巨型的昆虫,想必大家头脑中都有一个印象——小时候的自然课本中提及过。石炭纪是古生代第五纪,于泥盆纪之后出现,距今3.55-2.95亿年,时间跨度约万年。此时的地球含氧量极高,是今天的两倍,为巨型昆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植物生长茂盛,开始大规模出现森林,为今天的煤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这一特殊的地质阶段被称为石炭纪。

石炭纪想象图

石炭纪中,以邓氏鱼为代表的鱼类,依旧统治着海洋,开始和陆地动物两分天下。陆地上昆虫和两栖类得到了充足发展,其中昆虫进化出了庞大的体型,而两栖类一支进化成为蝾螈型生物,另一类分化成爬行动物,物种的多样化在此刻初见端倪。

下面介绍石炭纪著名动物。

巨脉蜻蜓

巨脉蜻蜓捕食两栖类

巨脉蜻蜓是石炭纪最为耀眼的明星,作为标志性的昆虫,它们的形象多次出现在古生物科研杂志上。这种蜻蜓翼展接近1米,像小型老鹰一般!它们在外貌上已和今天的蜻蜓无异,有着巨大的眼睛,利于搜索复杂的环境,灵活的六肢利于擒拿,发达的口器利于咬噬其他昆虫和小型两栖类。借助着超大的翅膀,它们能以6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飞奔,和赛马、格力犬一样快。巨脉蜻蜓由于客观因素于二叠纪全部灭绝。

巨型马陆

可怕的“蜈蚣精”

巨型马陆是千足虫类型生物,看上去就像是一条超级蜈蚣精!它们的腿并没有上千只,但几百只的数量依然让人头皮发麻,很难理解这种动物为何会进化出如此多的腿,并且在移动中是如何将它们运作自如的。巨型马陆体长2.5米,重达斤,是陆地最大的节肢动物,它们全身覆盖坚硬的盔甲,长有锋利的大颚,口器像两把利刃,能轻易撕开皮肉。研究表示,它们的食性很杂,几乎什么都吃,但主要以植物和腐败物为主,必要时它们会主动攻击蜥蜴类爬行生物打打牙祭。

巨型蜚蠊

硕大的偷油婆(现今)

蜚蠊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偷油婆”(我们家乡话是这样说的),也有部分地区的朋友称作“小强”。现今普通的蟑螂长度仅有4-5厘米,而巨型蜚蠊能有50厘米长。作为生命力超级顽强的生物,蟑螂的可怕程度估计仅次于水熊,它们可以几十天滴水不进,可以真空存活几分钟,可以断头3天后才完全丧失生命体征。它们什么都能吃,荤素垃圾、甚至包括塑料袋……另外,蟑螂除了能飞,还是奔跑速度极快的动物,一秒钟移动距离甚至接近1米!小编小时候经常抄起拖鞋奋力追击都打不到它。巨型蜚蠊是否有当今蟑螂一样的强战力不得而知,但根据其后代的表现,想必它们在石炭纪绝非善类。

引螈

表情凶恶的引螈

又名蜥螈、西蒙龙,由鱼石螈类生物进化而来。是大型两栖动物,它们是猎食者,生活于河流小溪之中,可以捕食鱼类、昆虫类、爬行类,甚至其他两栖动物,是巨脉蜻蜓的天敌。身长达到2米,体重超过斤,它们的牙齿构造复杂,像迷宫一般,所以它们也被叫作迷齿类。引螈背部覆盖有鳞片,生活习性与鳄鱼相似,它们应该是鳄鱼类动物的先祖。

林蜥

最早的爬行动物

生存于晚石炭纪时期,但却是最早出现的爬行动物,与引螈是同宗,由鱼石螈种类生物进化而来。它们身长30公分,娇小玲珑,在对抗中无法与引螈类生物抗衡,因此转移阵地开始走向森林深处。它们长出细小锋利的牙齿,尖锐的爪子,以小型昆虫为食,它们学会了爬树,以逃避它们的宿敌巨型马陆。与林蜥同期生存的还有双弓类动物油页岩蜥,单弓类动物代表始祖单弓兽。

始祖单弓兽

可爱萌态的单弓兽

始祖单弓兽出现于石炭纪晚期,已知最古老的合弓动物,最早的蛇齿龙科动物。身长50厘米,颌部开合角度大,牙齿细小锐利,趾爪强劲有力,它们在与林蜥和油页岩蜥的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逐步发展成为早期的羊膜动物,是所有单弓类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祖先,将生物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langa.com/aygs/11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