鐧界櫆椋庤兘濂藉悧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很多70后、80后恐怕都不会忘记这个画面,一只黑脸黑警服白警帽的帅气怪猫高举一把带准星的手枪,向斜上方点射,啪啪啪啪打出四粒子弹,屏幕右下方也跟着打出四个字:
请看下集。
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猫警长,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一共拍了五集,分别是:
《痛歼搬仓鼠》
《空中擒敌》
《吃红土的小偷》
《吃丈夫的螳螂》
《会吃猫的娘舅》
怎么样,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和画面,有没有觉得眼着一热?
我至今仍然记得小时看黑猫警长时的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在黑猫警长出现之前,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片,有《三个和尚》、《雪孩子》、《真假李逵》、《猴子捞月》、《抬驴》等等,虽然都很漂亮,但也存在活泼有余、新鲜不足的整体特性,有的则教化有余、缺乏现代感。当然最最缺乏的,是偶像气质,你说哪个小朋友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要融化的雪孩子,一个抬水吃的和尚,还是说想当一个拿着西瓜皮捞月亮的猴子呢?当然,这其中并非没有令小朋友感到眼前一亮的作品,如《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但惜其“药方只贩古时丹”,似乎都是古时候的事情,和现在并不沾边。
这时候,黑猫警长出现了。“眼睛瞪得像铜铃,耳朵竖得像天线。”这样一句形象的歌词就把黑猫警长带到了我们面前,它一出现就横扫了众多之前的动画形象,可以说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黑猫警长所体现出来的与同时代动画片的不同有:
一、警匪片的故事情节和贯穿全剧的线索人物
黑猫警长主要讲述了以黑猫警长为代表的森林公安与各路小偷、强盗斗争的故事,既是善与恶的对抗,也是智慧与愚昧的较量。贯穿全剧的,除了正义的化身黑猫警长外,还有坏人的代表一只耳,他有时是自己作恶,有时是唆使别人做坏事,有时候更会直接去请别的坏人来帮忙,从而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全剧也在一只耳的束手就擒中走向了尾声。
这些在之前的动画片中基本是没有的。我们之前的动画片,经常灌输了太多教育意义,总是怕小孩子学坏,于是在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中展示一个个本该由老爷爷讲出来的惩恶扬善的金银铜斧头故事,我们也在这种讲述中生出胡须,长出皱纹,变成和老爷爷、老奶奶一样的存在。
二、各种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黑猫警长的每一集中,都出现了战斗的场面,比如第一集《痛歼搬仓鼠》中鼠窝中的群猫斗群鼠的两军对垒,第三集群猫追捕巨型的河马、大象和野猪,第四集《吃丈夫的螳螂》中螳螂情侣格杀大批蝗虫。
这其中最令人惊叹的,要数第二集《空中擒敌》中直升机群对食猴鹰的围歼。先是群猫斗鹰受阻,一只猫被食猴鹰抓住,黑猫警长呼叫直升机中队前来支援,直升飞机倒挂打开底舱门救下了被挟持的猫,然后群机开始追击食猴鹰。
黑猫警长命令执行第一作战方案,两架直升机试图用缆绳将食猴鹰拖走未果,反而被食猴鹰甩来甩去,飞机失控。
黑猫警长下令执行第二作战方案,机群不断上升占领制高点,并用直升机尾巴多次打击食猴鹰使其在空中发晕。
黑猫警长再次下令执行第三作战方案,机群对食猴鹰形成合围之势,食猴鹰看看不妙,脱了伪装打算逃跑,并且近地袭击了地面人员,将一架直升机的螺旋桨拆下,迫使飞行员跳伞,并在空中对飞行员进行羞辱,黑猫警长下令神枪手掩护,子弹打得食猴鹰仓皇逃跑。至此,紧张的弦乐音乐响起,直升飞机中队不停追击,再次将食猴鹰围在中间。
黑猫警长下令执行第四作战方案,直升飞机调过头来,用尾翼的螺旋桨将食猴鹰的一身鸟毛剃了个干净,最终一头扎下来掉进鹰巢,小动物们把食猴鹰包了嘴巴一顿乱打。
这场直升机空中打斗一波三折,险象环生,融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真是把当时的各个小朋友们看得叹为观止,即便是拿到现在来和各路动画大片比较也丝毫不逊色。
三、炫目的高科技军工产品和刑侦手段
第一集中,黑猫警长带领猫公安们捉拿搬仓鼠,群鼠以鼩鼱(qújīng)妈妈为人质,黑猫警长骑的摩托车可以到空中飞行,他骑车飞身上前救下鼩鼱妈妈。
群猫进入搬仓鼠老窝内,却发现其中空无一鼠,这时黑猫警长掏出一个探测仪器,天线转了几圈,发出了尖锐的叫声,探测仪器上的红色箭头指出了方位。
黑猫警长命令准备微型炸弹,并用手里的探测器遥控引爆,一群鼠辈仓皇跑出。
经过一番激战,多数老鼠被抓,只有老鼠头目逃窜,这时黑猫警长不慌不忙,射出一发子弹,老鼠跑得刁钻,子弹被它躲过,正当它窃喜时,子弹突然转弯,将它的一只耳朵打掉,于是就有了“一只耳”这个形象。
这一连串剧情令小朋友们惊喜不已,这些高科技的产品已经分明有了科幻色彩。据记载,当时导演为了了解最新科技动向,特意订阅了国外科技刊物,所以这些东西并非是异想天开。待到后来的电脑数据库查询食猴鹰的来历,显微镜下查询螳螂丈夫被咬啮的真象,脚印分析判断偷红土的嫌犯,都是现实刑侦技术的具体应用,也令各位小朋友大呼过瘾,试问,同时代有哪部动画片做到了这些?
这才是真正地把小朋友当小朋友对待,让他们在模拟的非真实的情境中接触现实社会,在紧张和刺激中感受趣味的所在,而不是被当作被说教的对象。
最好的动画片的标准之一,就是应该让小朋友张着嘴看完,只能说出一个字:酷!如果非要加上一个字,就是:太酷了!
四、科普知识和趣味性
黑猫警长里有很多显性或者埋藏的科普小知识。
第一集里出现的鼩鼱,属于食虫目鼩鼱科,靠吃蚯蚓、昆虫等为生,虽然长得极像老鼠,但其实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部里食猴鹰,原名食猿雕,菲律宾国鸟,目前已经濒危。
第三部里河马等大型动物吃红土补充微量元素和促进消化。
第四部里母螳螂为了繁殖后代吃掉公螳螂,当然这里必须要补充一句,在大自然中没有公螳螂是心甘情愿被吃下的。
第五部里的吃猫鼠,这个网上的资料不多,只能找到在莫桑比克有此种鼠的传闻。
以上这些科普知识如果单拿出来都会显得有些生硬,讲起来恐怕也没多少愿意听,但当与具体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时,就会令各位小朋友们记得清清楚楚,比如关于食猴鹰这一段,真是一部动画片令几亿人都知道了这种快要灭绝的动物。
这部动画片里有各种妙趣横生的画面与情景。比如第一部里群猫与群鼠的打斗,各种意外的画面,老鼠们撒面粉使群猫不得近前,黑猫警长略一思考,令猫拿来水管接上水龙头冲向群鼠,结果面粉一见水就成了胶,将老鼠们粘在了地上,只好束手就擒。第四集里螳螂婚庆,森林里各种小动物的齐奏欢舞,第五集里群鼠欢迎吃猫鼠舅舅的场面,都塑造出了大森林里的各种动物的秩序与场景。
五、帅气的形象
不用测了,小朋友都是外貌协会的!黑猫警长外形据说是选择了黑色狸猫为原型,下面有图,大家自己感受下。
在装束上,黑猫警长穿得是修身黑色警服,两肩配黑色(或红色)肩章,身上扎白色皮带,黄色枪套,脚上是一双黑色高筒靴,头戴一顶白色的大盖帽,黑色帽沿,红色圆边加黄色圆标志,机警中透着一股帅气。他手里拿的是一把带准星的手枪,其原型是德国一二战时制造的经典手机鲁格P08,多是军官配枪,《兄弟连》中就有关于此枪的桥段。
有人曾以上述材料为由说黑猫警长是为德国法西斯招魂,而实际情况是,导演戴铁郎设计了许多不同的黑猫形象,拿到幼儿园和少年宫向孩子们征求意见,才最后确定了现在这个头戴“大盖帽”的警长形象。不过,黑猫警长和明明一样,绝不是靠脸吃饭,他总是有勇有媒,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比如对食猴鹰时,黑猫警长连施四套作战方案,再比如吃猫鼠时,黑猫警长先是查阅电脑材料,密令全体戴上防毒面具,吃猫鼠放出毒气后,黑猫警长又假意装作被熏倒,然后等吃猫鼠靠近后将其一网打尽,帅!
后来,黑猫警长出版了第二部,部分摒弃了最初的设计,红了不少,但是。。你们自己感受下。
说了这么多关于黑猫警长,其实我最想说的一件事情是,最初创造黑猫警长这个动画形象的作者诸志祥(请小伙伴们记住这个名字)刚刚于年9月8日离世,享年74岁。诸志祥生于年,毕业于上海市第四师范学校,曾当过老师,做过上海《少年报》编辑和《作家与企业家报》负责人。他著有著有童话《八戒回乡》、《黑猫警长》、《黑猫警长与外星人》等作品。
《黑猫警长》童话出版于年,大受欢迎,并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年至年改编出品5集系列动画片,其时的导演为戴铁郎,每部动画片的片头都有“根据诸志祥科学动画编”的字样。后来戴铁郎以个人名义,出版了根据诸志祥的原作改编的《黑猫警长》连环画,引发了一场“版权之争”,两人对簿公堂,法院认定戴铁郎侵权。经调解,诸志祥和戴铁郎握手言和。在众人眼里诸志祥、戴铁郎在外界分别是黑猫警长的“生父”和“养父”。
没有诸志祥,便没有黑猫警长的故事,没有戴铁郎,便没有黑猫警长的形象。
但因为出版机制和时代原因,知道诸老的人并不多,如今,诸老已经驾鹤西去,我觉得我们作为看着黑猫警长长大的一代人,有必要对诸老和那些为我们制作动画片的长辈们道一声感谢(本文对于其他动画片的作者没有丝毫贬损之意,当年我个人舍不得你们制作的每一帧画面)。
动画形象不会衰老,衰老的只是画者和看动画的人,而欢乐永远属于孩子们和长大后的他们。
下集预告:继续讲黑猫警长,我会回来的!
请看下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