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和尚诞辰应无所住,以戒为师虚云和

应无所住,以戒为师

虚云和尚之点滴

今天是农历七月廿九,是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诞辰纪念日。在近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今日,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中国佛教的脊梁。

虚云讳古岩,字德清,又名演彻,俗姓萧,梁武帝的后裔,世代居住在湖南湘乡,父亲名叫玉堂,母亲姓颜。清道光初年,父亲是科举出身,分发到永春,佐治州事,父母年逾四十,常以无子为虑。母亲信仰观音菩萨,一天赴城外观音寺祈子,见寺宇残破,及东关桥梁失修,发愿兴建。回家后夫妻同梦一长须着青袍的老人,头顶观音跨虎而来,跃卧榻上,醒后互相惊告,遂有娠。

母怀胎十月,生下一肉球,母大骇恸,以为今后没有生儿子的希望,遂一气壅死。家里的人束手无策,问了许多饱经世变的老者,也都莫明其妙。大家认为这个怪胎,是不祥之兆,第二天准备把这个肉球丢弃了去。正在这个当儿,来了一个卖药的老头子,把肉球一刀破开来,是一个肥胖的男孩。大家哀痛之余,不禁喜出望外,由庶母王氏抚育,然而生母命归黄泉,一去不能复返了。

虚老十三岁时,跟随乃父送祖母生母的灵柩,回湘乡安葬,请僧人到家里做佛事,老和尚看见三宝的法器,生欢喜心。阅读佛经、游历佛寺,都似曾相识。

虚老十七岁时萌出家之志,家人为了打消他的念头,为他娶了田谭两位妻子。虚老结婚后,虽属同房,不但没有和田谭二位新娘发生肉体上关系,而且天天向二位新娘说佛法,二氏也能领悟,不觉竟成了闺中净侣。

虚老十九岁时,终于如愿依鼓山涌泉寺常开法师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戒,为临济四十五世传人。具戒后,虚老隐居于鼓山岩洞之中,冬夏一衲,以松毛野菜为食。二十七岁离鼓山行脚参访,先后到天台、普陀、天童、阿育王以及杭州、常州、扬州各地的名山大刹。在各处参访期间,三十一岁时学教于天台融镜法师,三十六岁时在高旻寺听敏曦法师讲《法华》,又从观心、大定诸尊宿处参究禅法。四十三岁之时发心朝五台、三步一拜,于光绪十年抵达五台山显通寺,历时近三年。后南下关中,访鸠摩罗什道场及终南山。继入四川,礼文殊院、峨眉山,在宝光寺参应真上人。继又西行,经康定、过雪山,在拉萨拜谒布达拉宫,在日喀则拜谒扎什伦布寺。五十岁时由西藏南下,经不丹至印度,由孟加拉至斯里兰卡,经缅甸回国。在云南大理,礼鸡足山。五十三岁时,与月霞等同往九华山,筑庵而居。

虚老五十六岁时,扬州高旻寺住持月朗法师到九华,说高旻寺有朱施主法事,连旧日四七,共打十二个七,希望虚老赴高旻参加。虚老应允,下山后至大通荻港,沿江行,遇水涨,过渡,舟子索钱六枚,虚老身无半文,舟子迳鼓棹去。虚老不得已行行复行行,忽失足堕水,浮沉一昼夜,流至釆石矶附近,被打渔的人网起来,唤宝积寺的僧人认领,那位僧人是虚老在赤山同住过的,一见大惊,急招进寺救苏。

虚老堕水得救后,口鼻大小便诸孔流血,在宝积寺静养了几天后,虚老怕耽误了禅七,就强打精神,前往高旻寺。

到了高旻寺,知事僧见虚老容颜憔瘁,问有病没有?虚老说:“没有。”然后谒见月朗和尚要求在堂中打七,月朗和尚要给他职务,虚老却拒绝了。高旻家风严峻,如无端拒绝僧职,就视为慢众,要表堂,打香板,所以虚老只好顺受表堂,打香板,一声不响,也不说明堕水事,于是病益加剧,流血不止,小便滴精。在禅堂里,虚老以死相抵,坚持坐香,昼夜精勤,澄清一念,以至不知身是何物。经过二十多天的猛利用功,他的病突然全愈了。

后来采石矶宝积寺的住持德岸禅师送衣物来高旻寺供众,看到虚老容光焕发,大为惊诧和欣慰,于是将他落水之事告诉了高旻寺的大众。大众一听,无不钦叹。从此以后,禅堂里便不再安排他轮值做事。虚老因此得便一心修行,很快工夫大进,万念顿息,昼夜如一,行动如飞。

一天晚上放晚香的时候,虚老忽然睁眼一看,只见眼前光明一片,如同白昼,内外洞澈。隔墙还看见香灯师在小解,又看见西单师在厕所里大便。再向远处看,江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形色,无不一一了见。第二天,虚老向香灯师及西单师问及此事,果然如此。不过,虚老并不以此为意,只当是寻常境界而已。

到了腊月第八个禅七的第三个晚上,第六枝香开静的时候,护七法师例行给每位坐禅的法师上开水。当护七法师给虚老上开水的时候,不小心,开水溅在虚老的手上,茶杯随即掉在地上摔碎了。就在这个时候,虚老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梦初醒。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此次若不堕水大病,得遇善知识教化,几乎错过一生,哪有今日悟道之事!遂得一偈: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一会儿,又得一偈:

烫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虚老五十八岁受命焦山智通和尚讲《楞严经》。五十九岁在宁波阿育王寺讲《法华经》。六十一岁再度参访五台暨五岳诸名山。

虚老六十二岁,在隆冬独居茅蓬修行。一天煮芋锅中,跏趺坐等待芋熟,不觉入定,到第二年正月,山中邻棚复成师等久不见虚老,乃来茅蓬贺年,见棚外虎迹遍满,无人足迹,进茅蓬见虚老入定,乃以磬开静。问:“老和尚已吃饭没有?”答:“没有,正在煮芋,大概已经熟了。”打开锅盖一看,霉高寸许。复成师惊讶说:“你一定就是半月了。”相与烹雪煮芋饱食大笑而去。

虚老六十三岁在昆明福兴寺闭关。六十五岁出关后,复兴鸡足山迦叶道场。当时钵盂庵大门外右边有一巨石,白虎不祥。虚老拟将巨石处凿一放生池,雇工斫之不碎,挖开土方察看,找不到石根。石高九尺四寸,宽七尺六寸,顶平可跏趺坐。招包工议定向左边移远二十八丈,来工人百余名,拼力三天,无法动,工人不顾都散去。老和尚祈祷伽蓝,讽诵佛咒,率领僧人十余,不费吹灰之力,即将该石移向所指定的左方。哄动观众,惊为神助,众称该石为“云移石”,士大夫题咏该石者颇多,老和尚也有诗记之:

其一:

嵯峨怪石挺奇踪,苔藓犹存太古封;

天未补完留待我,云看变化欲从龙;

移山敢笑愚公拙,听法疑曾虎阜逢;

自此八风吹不动,凌霄长伴两三松。

其二:

钵盂峰拥梵王宫,金色头陀旧有淙;

访道敢辞来万里,入山今已度千重;

年深岭石痕留藓,月朗池鱼影戏松;

俯瞰九州尘外物,天风吹送数声钟。

虚老六十六岁在石钟传戒,求戒者八百余人;是年往南洋弘化,至南甸太平寺讲《弥陀经》,又至槟榔讲《法华经》,至马六甲讲《药师经》,到吉隆坡讲《楞严经》,前后皈依者万余人,六十七岁由南洋回国,船经台湾,登陆参访基隆灵泉寺。

六十八岁到丹那讲《心经》,到泰国讲《地藏经》、《普门品》、《起信论》。有一次入定九日,哄动泰京,自国王大臣及男女善信,群来礼拜。出定后,泰王迎进宫中诵经,百般供养,肃诚皈依。

又,虚老七十八岁时,雇用了八名工人运玉佛到鸡足山,酬费若干。行至野人山,八名工人不肯再抬,声言要加价数倍。虚老温言劝勉,工人更不理会。虚老瞥见道旁有一巨石,重约数百斤,笑问工人说:“这个巨石和玉佛那一种重些?”工人答:“那石重,大约比玉佛重两三倍。”老和尚即双手举石离地尺许,工人咋舌,就乖乖地把玉佛抬到鸡足山,虚老厚厚赏赐。

七十二岁时,为维护寺庙权利,虚老还同敬安和尚同赴北京,找袁世凯力争。敬安愤寂于法源寺,虚云扶柩至沪。回到云南,又主持成立了佛教会滇黔支部。

虚老七十九岁时,应云南总督唐继尧之请,移锡昆明华亭寺,改名云栖。十年后又应国民政府主席杨森及福建省府主席杨幼京之请,主持福州的千年古刹鼓山寺。虚老所到之处,皆能除弊习,肃清规,兴教化,集来者,故名望日隆。

虚老九十五岁时,当年二月的一天晚上,虚老于趺坐中,似梦非梦之际,见六祖大师到,对虚老说:“时候到了,你应当回去。”第二天早晨告诉弟子观本说:“我的世缘恐不久了,昨晚梦见六祖召我回去。”观本师以语相慰。至四月间,一夕三梦,都是六祖催老和尚回去。不久,广东官绅护法礼请电至,请虚老主持南华寺。南华寺是禅宗祖庭,内有六祖肉身,但道场久废,虚老欲续明代憨山大师之志,于是开始了浩大的重建工程。

虚老约在年逾百岁前后,曾与能海上师相遇。两大师虽然分属于禅宗与藏密,但相见之时颇为融洽。一次,能海上师穿戴整齐,具足威仪,入虚老之室,展大具三拜。礼毕,虚老请能海上师暂留。自己入内片刻,出来后,也是穿戴整齐,具足威仪,展大具向能海上师三拜。第二天,能海上师仍然穿戴整齐前来拜访虚老。只是到了虚老丈室之外,却停住了。此时,虚老的侍者恰好过来,能海上师忙以食指掩唇,作嘘状,示意虚老侍者不要做声。然后,在丈室外,具足威仪,展大具三拜。礼毕,才入丈室,与虚老互相问讯之后,即离开。

虚老一百零三岁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虚老赴重庆主持“护国救灾法会”。

虚老一百零四岁时,南华寺工程告竣,虚云撰《重修南华寺记》,详述重兴南华寺因缘。后得知云门古寺残破,尚存文偃大师肉身,乃决意重开云门道场。

虚老一百十岁时,新中国成立。虚老嘱咐岑学吕居士编《云门山志》。国内经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物力匮乏,因此重修云门寺比起重修南华寺,要艰难许多。虚老于是在云门开办“大觉农场”,凡在寺共住者,均须垦荒种植。农具种籽,由常住供给;收获时常住与各人均分成果。

虚老一百十一岁时,虚老赴南华传戒。回云门后,虚老着手整理历年文稿,交付编辑。

虚老一百十四岁时,佛教界在北京广济寺召开“祝愿世界和平大会”,请虚云老和尚主持。在京期间,发起筹建中国佛教协会的工作,并作了重要的建议。

虚老一百十五岁时,众推虚老出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但虚老力辞,只接受了名誉会长之职。会后,虚云欲归云门寺,因故不得回,于是改去江西云居山,又投入了重建云居道场的艰苦创业中。

虚老一百二十岁时,在云居圆寂,世寿一百二十,僧腊一百零一年,火化后得得五色舍利百余粒,小者无数,以白色为多,晶莹光洁。

虚老临终前嘱咐弟子“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并说:“正念正心,养出大无畏精神,度人度世。”最后又开示说:“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

虚老一生殚心竭力,光大宗门,续佛慧命,身承五家法脉,并传嗣后代,堪称继往开来;历坐十五座道场,中兴南华、云门、云居山、真如寺等六大祖庭名刹,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处。修为、德行、功业,无不令人叹服。

——转载自网络

(标题为方便阅读而添加)

推荐阅读

智海撷珍

嘎达亚那尊者轶事数则

智海撷珍

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大法器

智海撷珍

金财比丘的故事告诉你:怎样可以资财无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langa.com/aygs/9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