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619/e4pmvx3.html
近年来,广州市番禺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源头治水、系统治水、生态治水的工作思路,全力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目前,番禺全区50条黑臭水体现已全面消黑除臭,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番禺区治水成绩的背后,凝聚着一批批水务人坚持不懈的治水精神。该区河长办副主任马其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夙夜在公、呕心沥血、尽责尽职,将过去的黑臭河涌变成如今的花香河道,将一幅幅生态美景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为重塑番禺岭南水乡的良好生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其盛现场研究污水管设计施工方案一身汗一脚泥摸排“恶臭源头”,换来“水清岸绿”
年5月,广州市下达全市条黑臭河涌治理任务书,其中番禺区黑臭河涌有50条。年7月,番禺区有39条被纳入住建部监管平台,全市有条黑臭水体被国家挂牌督办,番禺就占了1/3。要在年底前实现“初见成效”目标,年底前要实现“长制久清”目标,任务之重、难度之大、时间之紧迫,史无前例。年8月,56岁的“老马”顾全大局,听从组织安排,调至新组建的区河长办,毅然决然扛起黑臭水体治理重任。
风雨无阻巡河勘察,建立治水台账几十本。对于刚从“住建”领域跨入“治水”行业的“老马”,虽然有着过硬的市政专业技能和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但黑臭水体整治仍是新命题、新挑战,更是剿灭战、攻坚战。上任伊始,在治理标准无参考、治理方式无借鉴、治理思路不明晰、治理河涌数量多、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他倍感压力,经常扪心自问“该怎么办?该怎么干?怎样才有结果?”。治污就是命令,攻坚就是责任,容不得他半点迟疑。“老马”头戴草帽、脚穿胶鞋,一身汗、一脚泥,风雨无阻徒步巡河,强忍恶臭划船勘查,带领区水务局、镇街及区污水公司的工作人员走遍了50条黑臭河涌的每个角落,逐条河涌排查排水口,逐一拍照、建档立册,共摸查50条黑臭河涌个排污口,成功建立几十本厚厚的台账。
摸排“恶臭源头”,换来“水清岸绿”。截污管网大多分布在城中村和人口密集的区域,新旧小区参差分布,排污口、化粪池、污水井等都隐藏其间。在河涌治理现场,“老马”认真地查看排污口,“顺藤摸瓜”“走街串巷”找源头,若排查到违规排口、高危排口,还得先与施工单位确认,再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方案,一天下来时常累得直不起腰。长期与污水设施打交道的他早已能够淡然接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恶臭,井盖里窜出的蟑螂和不知名的爬虫对他而言也已司空见惯,但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查看每一处信息,昼夜兼程找寻河涌“病根”。在全面消黑的攻坚战中,地下和岸边的排口便是他的主战场,冲锋最前的他用拼劲与热血坚守着“水清岸绿”。
马其盛(中)与同事研究治水方案治水“苦干+巧干”拆出番禺式“沿河骑楼”
问计于民打造民生工程。自年黑臭水体整治全面进入施工阶段以来,面对施工环境复杂、治理难点各异、河涌拆违缓慢、项目工期紧张等一道道难关,“老马”勇挑重担,奔走于河岸涌边、穿梭于大街小巷、出入于厂企民居,深入工地查看实情,联系群众交流谈心。如雁洲涌中游段截污施工将给村民带来的影响,“老马”主动上门做好村民、村集体的协调工作,多次到村委听取村民对河涌整治的意见建议,协调村民反映的施工调整等问题,当即暂停在村内铺设污水管,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决定在河涌拆违完成后,结合堤岸整治同步实施截污工程,不但没有影响河涌整治工期,同时也实现了沿河截污的“一劳永逸”。
强力督办打出河涌通道。年广州市下达涉水拆违任务,要求确保50条黑臭河涌两岸拆出6米巡河通道。面对紧迫的任务要求,“老马”逐条河涌查看两岸构建(筑)物情况,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建议,要求镇街逐栋摸查证照审批情况,会同各方多次探讨研究,寻求符合番禺实际的河涌拆违思路。他先后组织召开河涌拆违会议16次,深入现场督导督办余次,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全力以赴、合力攻坚,集中3个月时间拆除沿河违建68.26万平方米,拆出了番禺式“沿河骑楼”,打通了50条黑臭河涌两岸2至6米的巡河通道。
“5+2”“白加黑”,奋战治水一线
“既然选择了治污,就必须要干好,这就是我应尽的职责,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他的回答那么坚定执着。
半夜出勤是常事。今年7月份,“老马”统筹负责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省级专项排查迎检工作。对省抽检的8条河涌,他是天天跑现场、看水质,生怕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就在7月28日凌晨1时左右,尚东尚筑小区附近自来水管突然爆裂,大量水流涌入石岗东涌、雁洲涌,因为第二天下午省检组就要现场巡查这2条河涌,此刻让他最担心的就是河涌水质影响程度如何?接报后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赶到现场,在他的统筹协调及有力指挥下,经各方奋力抢修,终于化险为夷,待他返到家中已是凌晨4时。
磕磕绊绊是常态。经常跑工地、下基坑、钻管网难免出现意外,年7月,“老马”在督导污水处理厂新建工地进度时,因雨天湿滑重重地摔了一跤,裸露的钢筋头在他左腿内侧划出入了一道长达10厘米的伤口,手臂及膝盖也受伤了。他自己却说“轻伤不下火线”,在医院缝合伤口后,又马上重返工作岗位,现在阴雨天他的膝盖仍会隐隐作痛,那道缝合的“伤疤”更是他奋战治水的永久“印迹”。
不休年假成习惯。年至今,他没有休过一次年假,“5+2”“白加黑”是工作常态。白天跑完工地回来,还要回办公室批阅文件,还有很多会议等他参加。有时候累的腰直不起来,身体基本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他就站起来绕绕圈,自己用手按按敲敲。用他自己的一句话说“真想休息几天,只为好好补个觉”。
随着全区水环境质量一天比一天好,河涌岸线一天比一天美,市民群众一天比一天开心,“老马”经常皱着的眉头也慢慢地舒展了,笑脸也一天天多了。“老马”总是把辛劳与困难留给自己,把正能量与微笑传递他人,用责任和担当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水务人奉献之歌。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杜娟通讯员赵雪峰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杜娟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