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媳妇带出好民风
在美丽的幕阜山脚下,平江县南江镇罗洞村白家下铺组,到处流传着一个“孝媳妇”的故事。一个名叫陈挑花的农村妇女,她以一个中国传统妇女所特有的坚贞、善良和执着,不但含辛茹苦将自己的孩子抚养成人,并数年如一日,坚持侍奉瘫痪在床的婆婆,无怨无悔,用自己孱弱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家。年5月,陈挑花被南江镇政府授予“尊老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年,媳妇陈挑花嫁到刘家后,婆婆李葛华对她就像对自己的亲闺女样呵护有加,两人相处融洽。年,已经年满八十的李大娘因患脑血栓瘫痪在床,陈挑花义无反顾地挑起服侍婆婆的重担,帮她洗脚擦澡、喂饭喂药,5年如一日。在这5年里,她为了照顾婆婆,竟然从未回娘家住过一晚。陈挑花本身患有颈脊椎增生病,一天下来,经常累得腰酸肩疼,但她从不叫苦叫累,无怨无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挑花的细心照料下,如今老人居然能拿着拐杖下地走动了,这也许就是生活对陈挑花的付出给予的最好回报吧。
陈挑花的故事传出以后,她的言行也慢慢地影响了大家。她所在的这个大家庭几乎没发生过争吵,过得很和谐。而在她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纷纷效仿,村里面敬老爱老的风气也日益浓厚。
无独有偶,时隔多年之后,南江镇又现一孝媳妇王春燕
公公瘫痪在床多年儿媳王春燕5年来精心护理
起初,照顾病人最困难的是大小便失禁。第一次看到公公大小便失禁时,80后的姑娘王春燕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与羞涩。“裤子脏得不成样子,刚开始,我连看都不敢看,看到就恶心。”没办法,她只得请婆婆帮忙将公公扶下床,用温水为他一点点擦净身体。时间一长,做媳妇的就习惯了,她坚持每天给公公翻身,洗手洗脚、按摩,定期为公公洗澡更换衣服。长年累月,不分春夏秋冬,定时全身抹洗。在她的精心照顾下,毛神球的精神状态好多了,饮食也比较正常,更没有发生长期卧床的后遗症。为全心照顾好公公,王春燕辞掉了餐馆做服务员的工作。为了给公公补充营养,她尽量把饭菜做得熟烂可口、搭配合理。天气热、胃口差,她就变着法给老人弄些可口清淡的饭菜。儿子出生后,她一面照顾儿子,一面照顾公公。最难的日子是年6月,婆婆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家里又多了一个病人需要照顾。平时扶公公上床下床有婆婆帮一把还没那么吃亏,可婆婆病倒后,一个人要扶起一个一百多斤重的病人起居是何等的艰辛呵!
王春燕为公公洗手
王春燕为公公洗脚
王春燕为公公擦身
孝道美德感动南江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这位80后的女孩却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顾公公的重担。她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之举,但她所做的点点滴滴都值得可歌可颂,值得点大赞。在桥市村,只要提起王春燕,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原南江镇农技站站长76岁的罗春林和夫人陈卓娥是毛神球的邻居,见记者在了解情况,就主动对记者说:我们活了这么大的年纪,在南江镇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媳妇,这么年轻就扛起照顾似植物人一样的公公,待人接物都那么细心周到,左右周边邻舍没有半句闲话讲;我们是看着春燕嫁进毛家的,在年轻人中是一个好榜样,值得做儿女、做媳妇的学习。
当记者问起婆婆杨乐文对儿媳任劳任怨的付出和孝顺时,她动情地说:丈夫55岁突然遭此大病,我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但老天还是眷顾我,虽然为我关上了一扇门,却又为我开启了一扇窗,为我送来了一个这么好的媳妇。如果女儿是小棉袄,我这个媳妇比小棉袄更贴心、更贴身。
无论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春燕无微不至地为公公做好饮食起居中的每一件琐碎事情。5年多了,无论苦、累、脏,她用自己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久病床前有孝媳”的人间真情。“一位瘫痪在床6年的重度病人,竟然全身没有一点褥疮,而且肌肉没有萎缩……”上门为毛神球做身体例行检查的张医生情不自禁地说:“这在医学护理史上也算是个奇迹!”
“不是女儿胜女儿,久病床前有孝媳”。王春燕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着中华民族孝道的传统美德,她的事迹不仅感动着家人和邻里,也感动着南江镇十里八乡的人们,王春燕的名字在南江地区广为传颂,成为了有口皆碑的好儿媳。
家在南江总结:我们被感动,往往因为内心被触碰;而去追逐、传递这份感动,恰恰是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向上行孝的力量。
中华民族一直就有口号“万事孝为先”,南江镇好儿媳陈挑花和王春燕女士用她们柔弱的双手,积极的行动改写了“久病床前无孝媳”的俗语,书写了“久病床前有孝媳”的新篇。她们的善行令人钦佩,值得我们称颂并效仿。只要我们把她们这种孝道精神传递下去,那么社会的美好才会生生不息。
来源:岳阳新闻网,网络
欲观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