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过境秦安留下骄傲的回忆
——重访红二十五军长征驻扎天水时军部旧址
作者:景春燕 孙镇
年7月,红二十五军为牵制敌人兵力,迎接长征中的党中央,迎接主力红军,在中央鄂豫陕省委代书记、军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等率领下,从陕西长安县丰峪口地区出发,经凤县双石铺进入甘肃。8月10日,翻越凤凰山,北渡渭河,经千户、西山于11日午时攻进秦安县城。12日,红军离开秦安县城,经锁子峡、叶家堡北上,到达安伏乡境内宿营。军直属分队驻扎安伏乡,军部设在伏国栋家。13日,经魏店龙王庙村北上,于9月15日到达延川永坪镇,与陕甘红军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首战劳山,歼敌1个师,再战榆林,歼敌4个营,取得巨大的胜利,为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到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红二十五军长征驻扎天水时军部旧址(今秦安县安伏镇安伏村)
日前,在秦安县党史办副主任郭金玲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秦安县安伏镇安伏村,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驻扎天水时军部旧址就在这个村里。
▲当年红二十五军军首长吴焕先、徐海东等同志使用过的方桌、椅子、土炕和上炕用的低蹬。
伏子奎已经在自家老屋的大门前等候着我们。打开门上的大锁,推开两扇木门,指着当年程子华、徐海东睡过的土炕、坐过的太师椅,伏子奎骄傲地讲起伯父伏国栋的故事。
伏子奎说,自己听父亲伏作栋说,当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村民们一听到有部队进村了,都纷纷逃进山里躲了起来。可他的伯父伏国栋却没有走。他进山把家人都安顿好后,便站在家门口,想看看进村的究竟是什么部队。红二十五军军直属分队一进村子,就看到了站在家门口的伏国栋,程子华、徐海东友好的态度让伏国栋感觉这支部队与以往进村的部队不一样,便逐渐打消了顾虑,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红军在村子里驻扎时,正值瓜果飘香的季节,山川沿途的瓜果桃梨,红军竟然未摘一个,买东西照市付钱,借东西用后就还,用粮食给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让所有的村民很快放下了戒备,伏国栋也把家人从山里叫了回来,让家人出来见见红军。
▲红二十五军长征驻扎天水时军部旧址(今秦安县安伏镇安伏村)
伏子奎说,当年父亲只有11岁,自己小时候时常听父亲讲起这段故事,于是好奇地问父亲“红军长什么样”,父亲告诉他,在他的记忆中,红军身后都背着一个很大的草帽,有一个人个头很高。长大后,伏子奎才知道,父亲当年见到的正是徐海东。
据秦安县党史办提供的资料记载,年8月12日深夜,就在这间屋子里,红二十五军首长吴焕先、徐海东与回家养病的国民党新一军邓宝珊部副官高拱辰彻夜长谈,详细地询问了朱绍良等人的近况,兰州、榆中、通渭、隆德、固原等地国民党的驻军部署、部队装备、作战能力以及邓宝珊的近况。
年8月13日凌晨,红二十五军主力从安伏村及周围驻地出发,由伏国栋等人当向导,沿麻家湾梁从魏店乡龙王庙村出境。
“祖上留下的这栋老房子,留下了这段珍贵的历史,不仅是我们伏家的骄傲,更是秦安人的光荣。”伏子奎说。
来源:天水日报
编审:冯喜成编辑:王文芳
主办:秦安县委外宣办秦安县政府新闻办
赞赏